大家新年快樂!新的一年,很高興《翻譯寫作的文字風景》終於正式跟大家見面了。特別感謝《開闊之路》提到我們的電子報,這份電子報的誕生也是受到《開闊之路》美好成就的啟發。
真的非常感謝大家的訂閱與支持,每一筆訂閱都是溫暖的鼓勵,希望這個小小的寫作計畫能帶給大家一些閱讀的樂趣 : )
這次和大家分享北師美術館現正展出的《甘露水》,也簡單提到去年精彩的「不朽的青春」,最後是關於翻譯的小小比喻。謝謝閱讀,有任何心得想法都歡迎回饋。之後中英文電子報會在每隔週三固定更新,歡迎大家和朋友分享!
Landscape of Transcreation is a newsletter in both Chinese and English. If you would like to receive only the English version, please change the setting in “My Account” on the upper right section of the website. You may reply to this E-mail or write to me at transcreation@substack.com, and I could change the setting for you. Thanks again for your subscription and support!
Read the English version of this article here.
展場一隅,「姊姊」靜靜佇立,半開半闔的眼睛,溫柔的臉龐,沐浴在展廳挑高落地窗透進來的自然光下,這是每次來訪北師美術館最讓我流連忘返的角落。明明是大理石卻可以有溫暖柔軟的感覺,每次 360 度觀看雕塑時心裡總是嘖嘖稱奇。
「姊姊」的姓名是《甘露水》,是雕刻家黃土水(1895-1930)第 2 次入選帝展的作品。《甘露水》1921 年入選帝展,恰與台灣文化協會的成立同年,這場文協百年的紀念展「光」選擇以《甘露水》為主題似乎十分合適。不過文協的這道光大概不是從歷史的彼端筆直射向百年後的我們,一如《甘露水》百年來的曲折身世。
雕刻《甘露水》的黃土水 1895 年出生於艋舺,家境貧窮,長兄早夭,父親是修理人力車的師傅。父親去世後,年僅 12 歲的黃土水隨母親一起搬到大稻埕投靠二哥,就讀大稻埕公學校(今台北市大同區太平國小)。黃土水的二哥繼承家業,修人力車維生。人力車修繕靠的是木工技術,黃土水耳濡目染之下也對木工十分有興趣。除了家庭背景,他成長的艋舺、大稻埕一帶寺廟和傳統店鋪林立,黃土水常常看師傅刻佛像看得入迷,他對雕刻的喜愛或許正是由此萌芽。
大稻埕公學校畢業後,黃土水進入國語學校就讀。國語學校以培育師資為目的,可說是當時一般台人子弟可企及的「最高學府」。黃土水在學期間展現出雕刻天賦,畢業後獲得殖民政府保薦,1915 年前往東京美術學校留學,成為該校第一位台籍留學生。他和其他台籍留學生住在宿舍高砂寮,木訥寡言的黃土水聽其他留學生就政治問題高談闊論,不知道他自己又有什麼想法呢?不論如何,黃土水心裡也默默滋養一份對故鄉的愛,從 1922 年〈出生於台灣〉(臺灣に生れて)一文,還有他過世前的最後一件作品《水牛群像》1都可見一斑。
1920 年,黃土水以《山童吹笛》一作入選帝展,成為首位入選帝展的台灣人。帝展的全名是「帝國美術展覽會」,這是日本最重要的官方美術展,可說是當時最權威的藝術殿堂。黃土水入選在當時是一件大新聞,想必大大鼓舞了有志於藝術的台人子弟。1921 年,黃土水再次以《甘露水》入選,總計連續 4 次入選帝展,可惜從成名到 1930 年病逝不過短短 10 年光陰。在黃土水之後又相隔多年才有陳夏雨(1915-2000)、楊英風(1926-1997)等後起之秀。和繪畫相比,雕刻的斷層或許又更深吧。
黃土水過世之後,1931 年,遺孀廖秋桂將《甘露水》運回台灣。據說《甘露水》原本放在台灣教育會館大廳樓梯口,戰後台灣教育會館充當台灣省參議會,當局認為裸女像有礙觀瞻,意圖毀棄,某位省參議員聽說後將《甘露水》帶走保存起來。2《甘露水》就此下落不明。
想不到消失近半世紀的《甘露水》竟有重新現身的一天。一年之前,同樣沐浴在這片光輝之下、同樣是黃土水作品的《少女》胸像或許冥冥之中觸動了《甘露水》現身的因緣。
《少女》胸像過去收藏在黃土水的母校太平國小(當年的大稻埕公學校),2020 年修復後在北師美術館展出,成為「不朽的青春」(展期 2020 年 10 月 17 日至 2021 年 1 月 17 日)主角之一。這場展覽是我第一次看到這麼多台灣前輩藝術家的作品齊聚一堂──這些作品的收藏者非常分散,光是追尋出作品的下落就大費周折,更何況還要一一借展。感謝主要策展人林曼麗老師及其研究團隊的苦心,才成就上次「不朽的青春」展覽盛況。3
上次看展有幸請到一位熟悉台灣藝術史的朋友導覽,收穫良多,讓我好像又更瞭解那個時代。覺得最有趣的是幾幅靜物畫,原來靜物可以是藝術家熟悉重視的日常物件,也可以承載深刻的情感。靜物畫不必是白色桌布上的蘋果、提籃、酒瓶,幾幅畫作裡入鏡的大紅桌、白菜、豆腐、魚讓我倍感親切,深深感受到畫作和土地的連結。
「不朽的青春」引起廣大迴響,我去看了兩次,觀眾一次比一次多,展期即將結束前更是要排隊多時才能進場。看到大家對台灣藝術這麼感興趣,渴望多認識這片土地的過去,不知道是幾代人的耕耘才讓大家對百年前綻放的藝術之花這麼有共鳴。4
更意想不到的是這場展覽讓下落不明的《甘露水》得以「出土」。
當年《甘露水》隨省議會搬到台中之後,省議會不想繼續展示,要貨運公司自行處置。《甘露水》一度放在台中火車站外,未受妥善保護,任人塗鴉污損。張鴻標醫師見狀不忍,於是將《甘露水》收進診所一樓,從 1958 年到 1974 年在診所擺了 16 年。之後社會氛圍愈發緊張,整個社會在白色恐怖的陰影下風聲鶴唳,張鴻標醫師深恐自己無力繼續保護《甘露水》,決定將《甘露水》暫時封藏,一封便是 47 年。
多年來,張家一直在等待歸還《甘露水》的時機。去年「不朽的青春」展覽圓滿落幕,他們覺得時機或許已經成熟。2021 年 12 月 17 日,「光──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特展開幕茶會上,張鴻標醫師之子張士文醫師代表父親和家族致詞:
我台語說得比較流利,但是今天我要用國語來致詞。因為今天讓我想起爸爸曾經說過的話,「當本省人懂得尊重外省人,而外省人也知道必須尊重台灣人的時候,就是把《甘露水》歸還給國家的時刻了。」
今天不就是正逢其時嗎?
讓我們相互尊重,共同以無比歡欣的心情,來迎接《甘露水》現身的曙光。
應該是我上小學的那一年,姊姊住進了我們家,姊姊很重,幾十個人在地上鋪鐵棒,一路把姊姊安置在我家的飯廳。每天中午放學一回家,把書包往姊姊的腳邊一放,顧不得旁邊姊姊默默地看著,就狼吞虎嚥地吃了起來,這時候媽媽會進來告訴我們,吃完飯後要趕緊寫功課,不然姊姊會生氣。
我一直都不知道姊姊的名字,那是高中三年級的時候,有一天偶然在雄獅美術上讀到了一篇讓我驚嚇得不知所措的報導,我才知道原來姊姊的名字叫做《甘露水》,雜誌上竟然還說姊姊下落不明。
父親喜歡音樂與美術,一有空閒,他會在餐廳裡《甘露水》前玩他的黏土,他是外科醫生,使用石膏為病人固定骨折是他的專長、也自己灌漿,其樂無比。有人曾經建議他,利用現有的《甘露水》當模特兒複製一尊,他說在《甘露水》面前,我們是多麽卑微與渺小,他不敢對(黃土水)大師不尊敬。
在我讀大學的時候,曾經有好幾位藝術界的前輩到家裡來集體商討《甘露水》處理的問題,但是當大家聽了父親的想法以後,也都放心的回去了。
爸爸強調《甘露水》不可以捐給國家,《甘露水》必須以謙卑的心歸還給國家。今天望著青春不朽、亭亭玉立的妳,我很知道已經不能再稱呼妳姊姊了,妳已是台灣最珍貴的文化資產了。
再會了,我們心中永遠的《甘露水》姊姊。
我自己的台灣藝術史啟蒙也要歸功於雄獅的「前輩美術家叢書」(雖然不是張士文醫師高三看到的雜誌)。研究所時苦於書海無涯,書怎麼讀都讀不完,自己的台灣史知識又有好多洞要補。在圖書館書架間徘徊之際,正好看到雄獅的「前輩美術家叢書」,書薄薄的,字不多,流暢好讀,我一口氣把架上好幾本書都借回研究室,看得津津有味,一下子就「看完」好幾本書,非常有成就感。(看我得意的樣子,旁邊的同學平靜的說:這種書看起來當然快啊。)總之確實是一套老少咸宜的好書,帶我系統化的認識台灣藝術史。後來又陸陸續續看了一些論文、旁聽研討會,還寫了一篇石川欽一郎(1871-1945)的報告。
不過最早認識黃土水、陳澄波(1895-1947)等台灣前輩藝術家的契機,應該是高中美術課的作業吧。老師要我們選擇一位藝術家做展覽摺頁,我記得自己做的是李石樵(1908-1995),還跟同學一起跑去李石樵美術館參觀。在美術館看到什麼已經忘記了,只記得美術館藏身一棟商業大樓裡,跟我心目中的「美術館」差好多。另一個同學介紹的藝術家是黃土水,她選的封面正好就是《甘露水》。這次來看「光」就是和高中同學一起,巧的是還在展場遇到了高中地理老師。
細細看完二樓畫作,走上三樓,想不到我也巧遇了當初選的封面:李石樵《市場口》。差不多和我一樣高的大幅油畫,光線和視線都自然而然聚焦在中央女子身上。和記憶中的畫作驚喜相遇,原作色彩似乎比記憶中的更鮮明、更亮眼。很開心看展的感動能從去年「不朽的青春」延續到今年的「光」,而《甘露水》從被棄如敝屣、躲躲藏藏的過去,到今天被大家奉為藝術的瑰寶,這段艱難的歷程更是令人珍惜。
最後,大家看到這裡可能想說這篇文章跟蝸牛有什麼關係。其實蝸牛一直是我心中對翻譯的比喻。我常常覺得自己翻譯很慢,像蝸牛在爬,但是翻譯最讓人開心的是完成之後總會留下成果,就像蝸牛爬過地上留下的痕跡。聽起來有點好笑,也不太優美。
後來想著《甘露水》和《少女》,揣想藝術家創作的動機,想像他們的雕刀畫筆希望留給未來世代什麼,忽然想到翻譯或許也能比喻成雕刻。只不過不是從無到有,或許是一邊看著原件,一邊用木頭或石頭依樣刻出來吧(但有時候遇到的原文會讓我覺得恐怕是要從霧裡抓出花來)。想想語言和雕刻確實共用許多修辭,一樣可以雕琢,可以修飾。但既然這些是既有的說法,那麼語言、翻譯和雕刻的比喻或許略嫌陳腔濫調了?想想蝸牛好像還是比較特別,也滿可愛的。
總之不論是蝸牛也好,石頭也罷,大概都需要土地的支撐吧。穩穩的站在土地上,才能留下腳印,琢磨出痕跡,開出美麗的花。延續去年「不朽的青春」的美好,今年讓我們一起迎接這道台灣前輩藝術家留給我們的「光」。
「光──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展覽資訊
展覽期間:2021 年 12 月 18 日至 2022 年 4 月 24 日
地點:MoNTUE 北師美術館(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二段134號)
開放時間:週二到週日 10:00 - 18:00,週一及國定假日休館
個人預約連結:https://reurl.cc/EZdLXR
參考資料:
李欽賢,《大地‧牧歌‧黃土水》。台北:雄獅圖書,1996。
簡秀枝,〈對的人、對的時局:《甘露水》無條件捐贈,張家兩代人,見證臺灣的善良與韌性〉,《典藏》,2021年10月22日,https://artouch.com/views/interview/content-51264.html
王寶兒,〈家族守護「甘露水」近50年 醫師:姊姊再會了〉,中央社,2021年12月19日,https://www.cna.com.tw/news/acul/202112190151.aspx
李欽賢,《大地‧牧歌‧黃土水》(台北:雄獅圖書,1996),頁152。這個版本和後文的說法略有出入,可能是因為當年無法確知《甘露水》下落之故。
這兩集影片有精彩的介紹:
追尋不朽的青春—臺灣美術史系列之一
探尋未竟的山水—臺灣美術史系列之二
「不朽的青春」觀展人次高達 45,000 人,展覽圖錄售出 8,000 冊,可見大眾的共鳴。參簡秀枝,〈對的人、對的時局〉,《典藏》,2021年10月22日,https://artouch.com/views/interview/content-51264.html.